采用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提取贵重油籽油,具有得油率高、油质好、成本低的特点。亚临界( 主要溶剂为丁烷、丙烷) 萃取技术,是食品加工业新的一项萃取技术,具有溶剂沸点低,常温常压下气态,容易挥发的特点。
亚临界流体主要为液化丁烷和丙烷。该溶剂中组分的沸点大多在0℃以下,其中丙烷沸点-42.07℃,丁烷的沸点为-0.5℃,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,加压后为液态。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:在常温和一定压力下(0.3MPa—0.8MPa),用亚临界流体逆流萃取油料料胚(如葡萄籽、核桃仁、月见草籽等),然后使混合油和粕中的溶剂减压气化,气化后的溶剂气体再经过压缩机压缩冷凝液化后循环使用。该技术目前已全部取代超临界技术,具有成本低(和6号溶剂萃取成本相当,比超临界萃取成本低60%),规模大(日处理500公斤--200吨)。广泛应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萃取,保证物料的有效成分不受温度的破坏。
适合:微生物油(ARA\DHA)、月见草子油、琉璃苣油、小茴香油、八角茴香油、生姜油、大蒜油、洋葱油、花椒油、肉桂油、胡椒油、红花籽油、玫瑰果油、石榴籽油、美藤果油、文冠果油、元宝枫油、辣木籽油、西番莲籽油、可可、沙棘籽等。
技术优点
(1)萃取后所得粕质量好,粕中水溶性蛋白不变性率大于95%,粕中残油小于1%,残溶小于50ppm;
(2)溶耗低,吨料耗溶小于6kg;
(3)不需蒸汽,仅90℃的热水即可,相对六号溶剂,可节约热能源70%;
(4)生产中无“三废污染”,属环保工程;
(5)萃取油脂色泽浅,卵磷脂含量低,油中残溶小于1ppm;
(6)常温萃取,低温(小于30℃)脱溶,对粕和油中的热敏性物质不破坏,是贵重油料、色素、中药材保质萃取的理想工艺;
(7)亚临界流体来源广,价格低。该溶剂各油气田、炼油厂均有此产品,且价格低于六号溶剂。
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,现以低温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为例。
葡萄籽油加工工艺
葡萄籽→除杂→软化→轧坯→低温萃取→毛油→精炼→成品油
预处理工艺
原料经振动筛除杂,将葡萄籽中的皮渣、果渣等杂质除掉,然后经输送机投入软化锅中,加入一定量水,升温至45 ~ 55℃,保温一定时间(15 min左右) 进行软化,再经除铁后投入轧坯机轧坯,坯片厚度0. 3 mm,水分保持在8% 左右,坯片送至萃取车间。
亚临界低温萃取工艺
亚临界流体主要为液化丁烷和丙烷。该溶剂中组分的沸点大多在0℃以下,其中丙烷沸点-42.07℃,丁烷的沸点为-0.5℃,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,加压后为液态。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:在常温和一定压力下(0.3MPa—0.8MPa),用亚临界流体逆流萃取油料料胚(如葡萄籽、核桃仁、月见草籽等),然后使混合油和粕中的溶剂减压气化,气化后的溶剂气体再经过压缩机压缩冷凝液化后循环使用。该技术目前已全部取代超临界技术,具有成本低(和6号溶剂萃取成本相当,比超临界萃取成本低60%),规模大(日处理100公斤--200吨)。广泛应用于热敏性物料的萃取,保证物料的有效成分不受温度的破坏。
技术优点
(1)萃取后所得粕质量好,粕中水溶性蛋白不变性率大于95%,粕中残油小于1%,残溶小于50ppm;
(2)溶耗低,吨料耗溶小于6kg;
(3)不需蒸汽,仅90℃的热水即可,相对六号溶剂,可节约热能源70%;
(4)生产中无“三废污染”,属环保工程;
(5)萃取油脂色泽浅,卵磷脂含量低,油中残溶小于1ppm;
(6)常温萃取,低温(小于30℃)脱溶,对粕和油中的热敏性物质不破坏,是贵重油料、色素、中药材保质萃取的理想工艺;
(7)亚临界流体来源广,价格低。该溶剂各油气田、炼油厂均有此产品,且价格低于六号溶剂。
萃取工艺流程
饼
↓
萃取罐→蒸发罐→脱溶→毛油
↓ ↓ ↓
粕→ 压缩机→ 真空泵
↓
溶剂周转罐 ← 压缩机
①将葡萄籽坯片装入浸出罐。
②溶剂泵 将4 号溶剂注入浸出罐浸泡坯片。
③溶剂泵 从浸出罐抽出混合油打入蒸发罐。
④联通浸出罐与压缩机 吸气口,使粕中残溶汽化进入压缩机,经压缩、冷凝器 冷凝液化,溶剂回流到溶剂罐,再循环使用。葡萄籽粕排出浸出系统。
⑤混合油进入蒸发系统,使溶剂蒸发后与毛油分离。溶剂蒸气经压缩液化后循环使用。葡萄籽毛油排出蒸发系统。